CNYD•BLT

news1.jpg
blt9.jpg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市场健康发展的根基。在2025年第七届“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陈华平在讲话中提到,“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的工作和核心任务,是资本市场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为积极响应证监会的统一部署,我司计划开展“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员工充分认识投资风险,理性投资;共同学习《民法典》,了解多种行权和维权渠道,积极维护自身权益;远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守住财产“安全区”。

理性投资能够使财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稳步增长,“一夜暴富”式的投资方式容易让人“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投资知识储备,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有效保护自己的财富安全。只有充分认识到投资风险的存在,并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才能筑牢保护投资安全的防线,有效抵御风险的侵袭。

理性投资,让财富稳健前行

  1. 克服投机心理,避免盲目冲动:投资中,贪婪和恐惧是常见的非理性心理。只有克服这类非理性心理,保持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不被短期波动迷惑。
  2. 深入了解投资产品,拒绝高息诱惑: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投资产品,不能仅被高收益承诺吸引。许多平台以超高的年化收益率吸引投资者,实则资金去向不明,风险极高。投资者应仔细研究产品底层资产、运营模式、风险评级等,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不盲目追求高息。
  3. 做好资产配置与动态管理:合理的资产配置是分散风险、实现财富稳健增长的重要手段。例如,若将全部资金投入单一行业股票,当行业遭遇政策调整时,资产将大幅缩水。而如果将资金分散配置于股票、债券、基金等不同资产类别,并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就能降低单一资产波动带来的影响。

学习《民法典》,维权不再“雾里看花”

  1. 研读合同条款,明晰权利义务:投资行为往往伴随着合同签订,无论是购买理财产品、参与股权投资还是其他投资活动,合同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关键依据。《民法典》合同编对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终止等方面做了全面规定。投资者需仔细研读合同细则,像条款中关于收益计算方式、风险承担、资金使用范围、赎回条件、违约责任等内容都至关重要。
  2. 识别欺诈行为,保留维权证据:投资市场中不乏欺诈现象,如虚假宣传投资项目、隐瞒关键信息、操纵交易价格等。《民法典》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以及关于欺诈的条款,为投资者识别和应对此类行为提供了准则。投资者一旦察觉欺诈行为,要及时收集和保留证据,包括聊天记录、宣传资料、投资协议、资金往来凭证等,这些证据将成为后续维权的关键。
  3. 运用法律原则,应对复杂纠纷:当遇到一些合同条款未明确规定,或者投资情况较为复杂的纠纷时,《民法典》中的基本原则能发挥重要作用。公平原则要求在投资关系中合理确定各方权利义务,当出现利益失衡时,可依据此原则寻求救济。此外,诚信原则贯穿于整个投资过程,交易双方都应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若一方违背诚信原则,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投资者可借助该原则维护自身权益,要求对方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4. 明确维权途径,依法依规解决:投资者在权益受损时可通过多种合法途径解决问题。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争取达成和解。若协商不成,可向监管部门投诉,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立的12386服务平台,受理投资者的投诉、咨询等诉求。还可以申请调解,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主持,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投资者还可依据合同约定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靠法律裁决来维护自身的投资权益。

智慧防非,没有“馅饼”,只有“陷阱”

深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可能是“陷阱”,不得不义之财,方能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1. 睁大眼睛仔细查相关资质查询网址:- 中国证监会:http://www.csrc.gov.cn- 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http://www.cfachina.org(2)一般工商企业信息查询
  2. -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s://www.gsxt.gov.cn/index.html
  3.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http://gs.amac.org.cn
  4. - 中国证券业协会:http://www.sac.net.cn/xxgs/zqgs/
  5. (1)证券期货业相关信息查询
  6. 按照规定,开展证券期货业务(包括相关咨询业务)需要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取得相应业务资格,您可以通过证监会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等查询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或者向当地证监局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信息。
  7. 不要盲目相信“专家”
  8. 如果对方自称“专家”或“股神”等,并且宣称自己清楚“内幕信息”,可以挑选出为你量身打造的“黑马股”,脑中的警报就要拉响了。合法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不会做出如此承诺,证券期货交易有风险,不会稳赚不赔。风险告知一定不止于流程,更关乎实质。
  9. 付款需谨慎
  10. 如果对方向你出示了收款账号,那更要注意不要落入圈套。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名义开立银行账户。投资者在汇款环节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一定要果断拒绝并拉黑。

投资者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是维护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投资者要想守住财产“安全区”,就要摒弃盲目跟风与投机心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资产,避免因贪婪或恐慌做出非理性决策。同时,要深入学习《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明晰自身权利义务,以法律武器捍卫合法权益,从源头减少法律风险。不被“高收益”、“无风险” 等虚假宣传误导,始终牢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唯有将理性认知、法律意识与风险防范紧密结合,投资者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守护好自身财产,推动金融市场朝着公平、透明、有序的方向发展。

注意: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以该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作出决策。本文力求信息准确可靠,但对信息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